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9)(1 / 2)





  听到丹州这两个字之后,池凛更加确定是她熟悉的戏曲。

  只不过她们丹州人称之为禹腔,没想到几百年后连大原都已经不复存在,甚至不可考,禹腔还能以发源地的名字被重新命名,流传至今。

  池凛听着两位现代老人唱出了她久违的乡音,眼圈发热,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

  这回换奶奶震惊了。

  池凛啊,你会唱?

  会!

  之后便是楼觅从厨房出来时看见的那幕。

  爷爷听到客厅有人唱丹州剧,那还得了,锅里还有菜没有收汁,直接拿着锅铲就跑出来了。

  另一个唱戏的人居然是池凛,爷爷也震惊半天。

  楼觅帮他接过锅铲之后,他迅速加入到丹州剧现场对唱之中。

  可怜的楼觅不仅为了完成爷爷没炒完的菜,人生第一次拿起了锅铲,还在她装盘端菜出来之后被爷爷揪去当壮丁,拉二胡配个乐。

  爷爷让楼觅干活儿还跟池凛客气:

  我们觅觅二胡拉得特别一般,学也不爱学。也就是脑子好使,学了那么一年半载半途而废,到现在只能算是凑活用。

  楼觅:爷爷,您用着我呢,还边用边嫌弃?要不然您找个不凑活的呗?我还乐意躺沙发上跷二郎腿欣赏你们的精彩演出呢。

  池凛实在佩服,楼觅真是丧心病狂,连亲爷爷都照怼不误。

  爷爷嘿嘿笑:我这是客气,你太聪明了不能老夸,不然你还不上天?

  楼觅:这话我爱听。

  池凛回头看那二胡,和奚琴颇为相似,的确是禹腔常用的乐器之一。

  楼觅和二胡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感觉气质上特别不搭,就像是现代人穿着一身短袖热裤出现在上京街头一样,走错了场。

  没想到看似不搭,楼觅一拉动琴弓,气氛全对,池凛的情绪陡然被调动了起来。

  这哪是凑活,直逼专业水准。

  四个人便在家中客厅尽兴弹唱了起来,直到楼力行和彭梓媛到来。

  老爷子过生日,一桌子的菜还是他做的,楼力行很不好意思:

  下回你想吃什么提前跟我说,我过来给您做。

  老爷子唱了一大段丹州剧过瘾得不行,心情大好,本来一肚子想要训儿子的话也懒得说,只道:

  等你来做只怕我老头子得饿死了。

  楼觅吃着菜还有空腾出嘴来帮爷爷吐槽:对,我爷奶不都和你断绝关系了么,还让我转告你,说他们没生过你这个儿子。

  楼力行常年被女儿和父母联合起来挤兑,早就习惯了。

  他脾气好从来不真把这些玩笑话放在心上,同时他的确也没多少时间陪家人。

  小时候楼觅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等楼觅长大了又常常来看爷爷奶奶。

  就连楼觅外公外婆那边他也都很少有时间去拜访,这些情感全都是楼觅在维系着。

  这些事本来他该做,他是家里的核心,可他抽不出时间,只有女儿替他做。

  所以他特别宠女儿,尽量满足女儿所有的要求,同时也造就了楼觅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且口无遮拦的性格。

  楼力行:是是是,都是我的错,今天你们让我干嘛我就干嘛,绝对没有半个不字。

  楼觅给他夹了个他喜欢吃的鸡腿:您好好吃饭,别啰嗦就行。

  楼力行感激地看着女儿。

  吃饭的过程中,彭梓媛全程在帮忙大家装饭,有什么话题都尽可能地加入讨论,也不过分抢话。

  无论谁说的什么话她都尽量捧场,让今晚每个人说的每个字都不会落到地上。

  楼觅看她真累,就将池凛和丹州剧一块儿拉出来,好让她有个发挥的大主题,不用东拉西扯:

  哎池凛,你怎么会丹州剧的?以前没听你唱过啊。

  彭梓媛也觉得新奇,但没立即开口,怕女儿尴尬或者有什么不好说的地方。

  楼觅这段时间跟池凛熟了,其他的不敢保证,最起码能够保证池凛不会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发神经,算是个能够正常交流的人类了。

  或许是和武功秘籍有关?楼觅还蛮想知道答案的。

  池凛猜到他们会问,一早想好了答案。

  前段时间我迷上了历史,叔叔藏的历史书我基本上都翻过一遍。池凛说,没来得及跟叔叔说一声。

  楼力行笑道:那些书我买来充场面的,大多数都晦涩难懂,我也没时间看。能有个人喜欢看再好不过,你尽管看,不然真的要落灰。

  池凛接着说:在这些历史书中我发现了丹州剧,古称禹腔,以古代社会百姓的悲欢离合为创作背景的戏曲,非常有意思。

  对对对。老爷子搭话,丹州剧的确有另一个名字,就是禹腔!小池凛真是博学多闻,这你都知道。

  池凛立即说:这都是楼叔叔所藏典籍里记载的事。

  本来还想继续补一句如果没有楼叔叔慧眼识中那些经典,我也无从知道,可是这句话感觉实在太客套恭维,不像是现代高中生会说的话。

  再者,楼觅爷爷奶奶满屋子挂着书画,还喜欢已经失传的古老戏曲,估计是知识分子。万一说得太多让他们起了兴致,真要把书翻出来研读,那可就真惨了,上哪儿给他们找书去?

  池凛将后面的话吞回去,继续说:前段时间学校文化节我有个节目是表演剑舞,配乐一直没着落,正好看到丹州剧的记载,想着或许挺合适就去到图书馆去找资料。图书馆除了藏书之外还有音影室,正好从那里面找到了一些丹州剧的资料。这剧的唱腔特别有滋味,便跟着学了一段。后来文化节上用了其他的配乐,不过去图书馆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等池凛说完这段话,楼觅的神态多少有点了然的意思。

  文化节楼觅是知道的,剑舞是她亲眼看过的。

  顺便也解释了为什么去图书馆。

  将这些细节一一串在一块儿,越听越真实。

  爷爷说:你讲的那些影音资料我也听过,算是丹州剧现存至今最珍贵的资料了。

  奶奶就坐在池凛身边,情不自禁地握了握她的手道:你真的很聪明很有天赋。丹州剧唱腔咬字都很有古味,你居然在短短的时间里学得这么到位,难得,实在太难得了

  看未来公婆这么喜欢池凛,彭梓媛开心得快要落泪:

  小凛啊,以后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多来陪陪爷爷奶奶,正好你们都喜欢丹州剧。

  楼力行:没想到小凛和爸妈这么有缘。以后想要找票友唱一出,咱们随时都能约一块儿,多好啊。

  爷爷奶奶当即乐开花:欢迎,欢迎!

  池凛不想自己越过了楼觅和她爷爷奶奶太过亲密,免得楼觅会有亲孙女的位置被人顶替的不爽即便她知道楼觅不是心胸狭窄的人,她也要照顾到楼觅的心情。

  池凛对楼觅说:只要姐姐有空带我来,我一定来。

  池凛姐姐两个字一出,饭桌前一阵安静。

  池凛:

  难道转变形象还太快了么楼家人还没能好好消化姐姐这个称呼?

  池凛下意识地看向关系最亲密的楼觅。

  楼觅本来被大庭广众之下姐姐两个字弄得有点害羞,池凛投来的目光里分明在向她求助,立即给自己镀上一层伟岸的金边,一瞬间还真有点儿姐妹的感觉。

  大家别害怕。楼觅说,小凛最近学乖了,在家都这么叫我。不也挺好的么,肉麻是肉麻了一点,我都被肉麻好久了,你们习惯习惯就好。

  说完小凛这称呼,楼觅自个儿都忍不住哆嗦。

  叫得太亲热,恶恶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