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1 / 2)





  “妈这是要干啥啊,过年都没今儿吃的好……”

  谢玉书嘀咕了一句,被张春芽听到了,结果张春芽直接就怼了过来,“俩小姑子一年到头都不回家几次,吃几顿好的怎么了?”

  谢玉书故意道:“我一年到头也不回家几次,怎么不见你们拿这么多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了?”

  姚翠芬抹了一把辛酸泪,拍了拍谢玉书的肩膀,宽慰说,“大嫂,习惯就好。当年我同四柱定亲的时候,咱妈也是好吃好喝的摆了一大桌子,结果我一进门,第二天就没啥优待了。”

  “这次是两个新姑爷上门,咱妈肯定要招待好,往后肯定就没这个待遇了。话说回来,你和大哥回来,咱哪次吃的不好?顿顿都有肉吃,搁其他人家,一个月能吃两块肉都得求爷爷拜奶奶,感谢南无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我就是随便说说,大丫二丫这俩闺女能耐,找的对象也能耐,往后肯定会越过越好的。看看那白杨,再看看谷硕,模样生得多好……这俩闺女都是有福的。”谢玉书发自内心地替卫大丫与卫二丫高兴。

  李兰子把卫二柱兄弟三个从地头唤回来之后,也顾不上腌咸菜了,撸起袖子就去灶房帮忙。

  卫家灶房里一共两个灶火眼,原先只开一个,今天为了炒菜快点,两个灶火眼全都开了,一个炒菜一个炖汤炖肉,速度快了不少。

  卫大柱他们是中午过后到的,赶在日落日山的时候,忙活了一下午的灶房总算消停下来,妯娌四个把烧好的菜端上桌,卫老太还让卫二柱去打了二斤粮食酒回来。

  招待未来姑爷招待到这个份上,卫家也算是十里八乡头一户了。

  白杨与谷硕享受到了宾至如归的待遇,二人受宠若惊,连着敬了好几杯酒,酒席过半,这两个平时都不怎么喝酒的人都有点上头。

  卫老太见时机差不多了,便给妯娌四个递了眼色,让她们把孩子带下去,又打发卫大丫与卫二丫去灶房里煮面条,她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一些丈母娘必问女婿的话题。

  诸如“你们家大人同意不”、“未来有什么打算”、“想要什么时候结婚”、“准备要几个孩子”……之类的话题,卫老太都没放过。

  虽然她有些嫌弃两个女婿的酒量,但对白杨与谷硕的回答还算满意,见两个人说话有点大舌头,卫老太就让卫大柱兄弟几个把人扶到后院里提前打扫出来的屋子中,让两个人歇着,转头就把全家人都号召起来,召开家庭会议。

  生怕两个姑爷口渴没人知道,卫老太便派了卫国健、卫国康兄弟俩到后面院子写作业,还再三叮嘱卫国健与卫国康兄弟俩,一定不能吵到白杨与谷硕,一副要成为天底下最好的丈母娘的架势。

  堂屋里只剩下几个大人,卫老太往炕头一坐,同卫大丫与卫二丫说,“既然你们姐妹俩都把人带回家了,那肯定是想清楚了,妈给你们个准话,妈对这两个女婿还算满意,听说那没见过面的亲家也挺喜欢你们姐妹俩,特殊年代特殊时期,妈就不讲究那些虚礼了,你们要结婚,妈绝对不拦。”

  “之前那小白和小谷也说了,你们四个都在部队里做事,算是军婚,想结婚得同上面打报告,所以妈就不在家里帮你们张罗了,但该给你们姐妹的东西都不会少给。”

  卫大丫与卫二丫绷紧的神经松懈下来,姐妹俩的观点立场高度一致,齐声说,“妈,我们不要你的东西。”

  “可别!小白是京城人,家里条件好,小谷的爸妈是高级知识分子,人家能看上你们姐妹俩这黄土地里爬出来的闺女,是咱家高攀了。妈不能让你们姐妹俩去了婆家受委屈,所以老早就给你们姐妹俩攒了东西,你们都收下。”

  “远嫁的闺女最可怜了,若是在婆家受了气,想回娘家哭几嗓子都费力,娘家想撑腰也困难,所以妈想好了,你们姐妹俩嫁人的时候,妈掏钱给你们姐妹俩各置办一套房子,大丫与小白杨都考上了京城的大学,房子就置办在京城吧,二丫你想把房子置办在哪儿自己定,妈不管,反正给你的钱和给你姐的一样。”

  卫家人全都被卫老太的话给惊呆了!

  卫大柱的脑子里嗡嗡作响,他目光呆滞,问,“妈,在京城置办房子可不便宜,你从哪儿来的钱?”

  卫老太跳下炕,将炕垫子掀了,拆了几块砖,露出里面藏着的一个灰色布兜来。卫老太把那灰色布兜拎到桌子上,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她解开拴在灰色布兜上的尼龙绳,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清一水儿的小黄鱼!

  卫老太睁眼说瞎话,“这是当年盖咱家这房子时,妈从土里刨出来的东西,应当是之前打仗的时候,富人家埋在这儿忘了取了,也可能时间更早,是咱门前那大山里之前住着的土匪藏下来的。”

  “一共十个小黄鱼,你们姐妹六个,一人一条,剩下四条同你们没关系,是给孙子辈儿留着的,谁出息了就给谁,比如说有谁要做个买卖,但手里没本钱,你们就让孩子来找我,只要把我说服了,我这个当奶的给他们垫钱。”

  “对了,妈还得同你们说一声,从大丫和二丫的事情上,妈知道读书真能改变咱们这些乡下人泥腿子的命运,所以往后你们只要管着咱家孩子一路往上念书就成,钱的事情不用担心,学杂费都由妈出!”

  第36章 万字更!

  卫老太的这个决定算不上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只能说是经验之谈。

  她一共生了六个孩子, 四个儿子中, 卫大柱早年跟着部队打鬼子走了, 后来能发达,全靠个人本事, 卫二柱、卫三柱、卫四柱没什么出息,就是因为他们不肯上进,但凡他们有卫大丫、卫二丫的上进心,有卫大柱帮衬扶持, 何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泥巴地里刨食?

  正是因为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卫老太才决定尽自己所能, 供孙子辈的人去读书, 只要这些孩子们愿意念, 那她就一直供!

  卫老太从布袋里数出三个小黄鱼来,递给卫大柱,叮嘱道:“这些东西拿出去怕是有些打眼, 大柱, 你门路多, 想办法把这些东西换成钱, 等大丫同那小白杨在部队上打了结婚申请,部队给批准之后, 你就带着大丫和小白杨去京城把房给买了, 二丫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她没有同那小谷同志结婚, 这钱就由你拿着,等什么时候结婚,再把钱给他们小夫妻俩。”

  叮嘱完卫大丫与卫二丫的事情之后,卫老太忖了忖,又同卫大柱说,“你与玉书都不年轻了,自己心里肯定有盘算,两个孩子也都十几岁了,该给孩子攒的家当可不能少,所以这条小黄鱼怎么用,你与玉书自个儿合计去,妈不管。”

  “不过妈得同你们夫妻俩把丑话说在前头,小黄鱼给了你们,如果你们糟蹋了,那往后可别来找妈哭,也别打妈手中那四条小黄鱼的主意。那四条小黄鱼该怎么用,妈都同你们说清楚了,那是妈攒给孙子辈的,和儿子儿媳妇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卫大柱连声应着,从卫老太手中接过那三条黄澄澄的小黄鱼之后,转头就同谢玉书说,“玉书,你给我往裤腰带上缝几个针脚密匝的口袋,直接将这小黄鱼缝进去,缝死了,不然我怕路上遭了贼。”

  卫二柱、卫三柱、卫四柱眼巴巴地看着卫老太,就差伸出手来找卫老太要小黄鱼了,卫老太没好气都数出三个小黄鱼来,往兄弟三个手中挨个放过去,叮嘱说,“一人一条,你们可都收好藏好了,若是遭了贼,那最好瞒着我,别让我听到风声。否则的话……”

  卫老太冷笑着说,“我非但不会同情连东西都看不好、藏不住的蠢货,还会脱下鞋来抽蠢货一顿。你们家的孩子都不小了,到了给孩子做一些打算的时候,如果这钱被你们糟蹋了,那等将来派上用场、急需要用钱的时候,你们可千万别来找我哭,不管用。”

  这些小黄鱼的来路,卫老太其实是扯谎的。哪是什么盖房子的时候挖出来的啊,这分明就是去年她过生日的那天,乖孙女卫添喜给她用书包背回来的。

  当时卫老太吓坏了,追着卫添喜问这些小黄鱼的来源,卫添喜说是从山上挖出来的无主之物,让卫老□□心用,卫老太这才稍微放了些许心。

  纵然知道那些小黄鱼的来路不算太黑,卫老太都不敢用,硬是将这个秘密揣在心里憋了大半年,等到卫大丫与卫二丫要攒嫁妆出嫁的时候,她才决定将这个秘密说出来。

  按理说,这些小黄鱼是卫添喜送给她的,她拿出来给自己闺女添嫁妆不合适,但穷人连脸面都没办法保全,哪里还能顾得上合适不合适?

  卫老太只能在心里告诉自己,家里能有今天,全都是托了宝贝孙女儿的福,往后必须加倍对心肝宝贝儿好才是!

  ……

  卫大柱领着媳妇、妹妹和两个准妹夫回家,一方面是为了同家里人分享卫大丫考上首都经贸大学的好消息,另外一方面就是带着白杨和谷硕这俩准女婿认认门,等这两件事情都办妥之后,他们就该回部队去了。

  卫二丫还在念书,她同谷硕商量过,准备一回到部队就把婚礼给办了,然后同学校打申请,提前攻读高年级的课程,尽快达到毕业要求。等毕业后,卫二丫准备同部队打一个申请报告,调任到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岗位上去,谷硕没什么意见,俩人就这样敲定下来。

  卫大丫同白杨的打算相当着急,极为节省时间。

  白杨家境好,在部队的时候就同家里通过气了,说是在大学开学前就会同部队里打好结婚申请,等一回到京城就立马回家摆酒宴,因为卫大丫与白杨念得都是同一所大学,所以两人不存在两地分居的顾虑,他们并没有提前攻读完大学课程的打算。

  卫大丫只想在大学中学一些做生意时能用到的技巧,在大学期间就把自己的生意做起来,早日暴富,白杨想得却是等念完大学,国内环境也稍微宽松一些的时候,出国去看看,到那些真正发达的国家去转转,见识一下真正的发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