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节(1 / 2)





  杨铁蛋在站里收拾锁门晚一脚到,到的时候盆里已经只剩下最后一份菜了,知道林爱青没来,他弄了点汤汁拌着饭就吃了。

  食堂这边梁师傅给林爱青的蛋炒饭里加了不少料,但要再单独炒菜就有些过分了,林爱青收的徒弟倒是有心,是个不错的。

  林爱青笑着给梁师傅道谢,吃完饭回到修理站,何江西和杨铁蛋已经在做准备工作了。

  打开前端盖,就看到曲轴和连杆的瓦背了,下瓦有两片,一片在连杆上,一片在连杆盖上,得配套才行,好在詹书记这次去省城,带回的的零配件里有,正好可以换上。

  “如果不配套,到时候间隙太大,或者完全没有间隙,就会烧瓦,一定要注意。”换瓦还是很容易的,对准连杆上的凹槽就行,林爱青很快就换好了。

  换好之后就是测试,这是必要的步骤。

  “师傅,没有声音了。”这一次何江西听得很仔细,确定没有异常的响动后,才开口。

  林爱青点头,“行了,把发动机装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儿。”

  生产任务耽误不得,拖拉机师傅急着要用车,林爱青白天的时候算时间那会,虽然估摸着顶多半天就够,但担心发动机或许还有别的问题,最后还是说让他晚七点再过来。

  虽然中午林爱青要公社耽误了一会,但这会拖拉机完全修好,也才五点钟,约的七点,不过拖拉机师傅六点不到就来了,林爱青她们去公社食堂吃饭,拖拉机师傅还在门口等了一阵子。

  等多久都没关系,拖拉机修好了就成。

  把机器发动给拖拉机师傅自己检查了一遍,又上手在院子里开了一圈,“行啊,我这老伙计一些小问题都给我整好了,比平时好开多了,这钱花得值。”

  说着话,就去前台那边结帐,林爱青收了钱给开了票,拖拉机手修了车,这钱还是得去大队上面报销的。

  “师傅,平时养护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点。”林爱青开完票,还给拖拉机师傅叮嘱了几句。

  拖拉机师傅脸上乐呵呵地,十分高兴,连连感谢林爱青,并表示一定会替她去外头好好宣扬,“你们这个修理合作社搞得好,大大地方便了我们这些拖拉机手啊,感谢感谢。”

  以前拖拉机坏了,就只能去农机局请技术员下乡来修,特别不方便,坏到地里时就更麻烦了,有时候生产队的水牛没得闲,他们得守在车旁边等技术员去修。

  被人认同的感觉是非常好的,师傅夸完林爱青后又夸了杨铁蛋和何江西,杨铁蛋和何江西的胸脯也挺得高高的,嘴角都憋不住笑。

  送走完拖拉机手,她们也差不多要下班了,林爱青把零件出入的库存表填了一下,就锁门准备回去了。

  “师傅,我送你。”何江西有一辆自行车,平时都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

  公社离白滩坪还是有点距离的,走路就是快就得四十分钟,骑车的话二十来分钟就够了,不过这时候天还早,林爱青走回去天都不会黑。

  林爱青没同意,都不同路,让何江西先走,杨铁蛋脑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直接攀着何江西的肩膀,“我们同一段路,你捎我一程。”

  “……行!”何江西磨牙。

  林爱青看着他们打打闹闹地走远,自己也大步往回走,得想法子弄张自行车票才行,不然到时候下班拖到六七点,回去实在是不方便。

  秋收过了,下过几场雨后,天气也变得越发地冷了起来,秋后各生产队都需要抽派劳动力去出义务工,主要是修路和修堤,义务工出完了的,去上工会有工资拿,还有粮食补贴,知青点里大部分知青都去了。

  满妞也每天需要往河堤那边跑,负责运输工作,每天早上满妞都到拐到知青点来接林爱青,顺便把要去上工的知青也给捎上,晚上下工时,再拐去修理站,把林爱青捎回来。

  有满妞接送,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林爱青倒是不用考虑交通问题,但也不可能长此以往下去。

  家里那边,自行车票也不是说有就有的,都是轮着分配的,厂里那么多人呢,家里倒是有自行车,但林父和林家栋上班都得骑,也没法子匀出来一辆。

  林爱青知道,只要她跟家里说,父母肯定会想办法替她弄票过来,但林爱青不想林父林父去求人。

  但是她愁的事,她现在在公社,连求人的门路都没有,据她所知,魏延安现在骑的自行车,还是找他们大队的队长借的,也是时有时无的。

  “想弄自行车?”张晓慧也去担堤,听到林爱青想要弄自行车,想了一下,“你要是信得过我,能等一阵子,我替你弄张自行车票来,价格的话……”

  张晓慧咬咬牙,“我只能比市价便宜一点点拿给你。”

  林爱青知道,张晓慧每天早出晚归地忙,并不完全是在上工,她私底下还有别的路子,不过林爱青完全没有想到,张晓慧还能搞到自行车票。

  “你别担心,我有靠谱的门路。”张晓慧见林爱青满眼担心,心头微暖。

  她因为父母的关系成分不好,但她的出身的家世不是假的,虽然牛鬼蛇神多,但靠谱的人脉也是有的,时势原因,他们没法雪中送炭,但暗地里帮她一把还是可以的。

  张晓慧见林爱青不出声,微笑着道,“而且我不卖给你,也会卖给别人,就当是照顾我的生意。”

  她不做熟人生意的,尤其是知青点里人的生意,她宁愿走十几里地去别的县别的公社,也从不会在本公社做这些,这是因为是林爱青,张晓慧才会破例。

  一个人撑了太久,她也会想要依靠,林爱青绝对是可以信得过的朋友,张晓慧非常庆幸,自己能在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遇到林爱青。

  林爱青轻叹一口气,最终还是点下了头,“那你小心一点。”

  ……

  “林师傅,今天有一台拖拉机下午过来,说是灯泡坏了,要换灯泡。”机修站里负责接待的女同志是公社街道上的,叫陈银辉,十九岁,初中毕业程度,听说是去年年初办的酒,现在孩子已经能够下地走了。

  好像是没生孩子前在公社做过一段时间的水利管理员助理,后来生孩子位置有人顶上了,就一直在家带孩子,这次需要人手,公社就又想起她了。

  陈银辉做事细心又勤快,为人也比较爽朗,确实非常适合接待的岗位,上班没多久,就完全适应了环境。

  说完,陈银辉又给林爱青递了张纸过来,“林师傅,我今天查了下出入库的表,有几个零配件都没货了,上面写的代号,有几个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不过我都抄这张纸上了,你看看。”

  林爱青看了一下,这些天用掉的零部年还不少,她本来是要去省城进一批货来的,但从修理站一建起来,事情就特别多,不是有拉拖机过来检修,就是要下乡去维修农机,这一拖居然都快一月中旬了,再过两天就是腊八了。

  好在上次林爱青采购的,再加上詹书记去省城带回来的那些,仓库里还有一些零件可以撑着,但这些天消耗的量非常大,一直有拖拉机过来检修,她一直没有时间去,现在看来是一定得要去了。

  换灯泡这样的话,杨铁蛋和何江西都能干,林爱青拿了陈银辉递过来的纸,就去了公社那边。

  因为这次要买的零件和工具不少,省城不一定能配齐,有可能要去外省出差,林爱青要开介绍信,还要跟公社换全国粮票带在身上。

  “要是去了沪市,记得给我带红纱巾回来,我结婚时戴。”满妞晚上回来接林爱青时,知道林爱青要出差,立马让林爱青帮自己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