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凤华权臣第79节(1 / 2)





  他真的要感谢张培青。本来以为要花费很多精力说服,甚至为此做了许许多多各方各面的准备,没想到她会如此轻易松手。

  如果没有张培青的劝说,单凭十几年前一张欠书,还真不一定能把人带回去。

  这一拜,拜天神祈福,拜公子平晏回归,再拜你张培青的恩情。他日有缘定当加倍奉还。

  “礼毕,迎。”

  张培青看着韩平晏一步步从台阶上走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好像有一个橡皮擦将他一点点抹去,从此她的人生中,再也没有这个沉默的少年。

  还可能在不久后的将来,他们站在对立面,以敌人的方式出现。

  她嘴唇动了动,轻轻的吐出几个字,很快模糊在风中。

  “再见。”

  车辇启程了,轱辘转动的声音像一首呜咽的悲歌。

  韩平晏面无表情坐在里面,木质的窗户将内里封锁的死死的,棺材一般,看不到外面,看不到她是不是同样在眺望着他。

  季久申说的一点都不错,天底下没有比张培青更坏的人。他长的不丑,脑子不笨,干活勤快,废话不多,可最后她还是扔掉他了。

  张培青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人,没有之一。

  百里仲华跟在车辇后面。

  出了楚王宫出了郢都出了楚国,他的心就可以放回肚子里了。为了保证平晏君的绝对安全,这次来楚国带了两千精兵还有上百名隐藏的剑客。

  多事之秋,这件事情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

  唯一的意外应该就是张培青。

  爽快的叫人意外又怀疑。

  本来百里仲华还打算要是张培青不同意,就拿出威胁的底牌来,结果完全没想到如此顺利。

  至于那个底牌……

  他微微侧头,望向身后高台上一干朦胧的人影,神秘地笑了笑。

  这个底牌,就让它成为永远的秘密吧。

  世人都道张培青曾经在赵国低谷之时,受到楚太子帮忙,为了报答楚太子的知遇之恩,故而挺身前往楚国,甘愿一心一意为楚国鞍前马后。

  其实都是瞎扯。

  张培青那种人,看上去像是为别人肝脑涂地劳心劳力的人吗?

  她看重的可不是楚荆,而是楚国,不留在赵国也不是因为赵王不看重,而是因为赵国的实力不足以满足她的需求和胃口。

  她才是一个真正的野心家。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在百里仲华看来,楚荆顶多算是张培青手中的一枚棋,他们两人相互利用相互扶持,保持着友好而愉快的关系。

  正因为只是一枚棋子,所以在有需求的时候,张培青可以毫不犹豫的设计刺杀,并且完美的将这件事情处理成无头案。

  人们怀疑赵国遗民,怀疑秦国人,怀疑陈国人,怀疑魏国人,就是没有怀疑到那个所谓的受害者,张培青。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也不会想到,幕后人居然张培青。

  刺杀自己的君主,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她的意图在于什么?从最后的结果看来,除了搅乱天下浑水,无非就是暂时的转移了诸国的注意力。

  可是对付诸国骚乱这种小问题,张培青随便一个计谋就能解决,何必铤而走险?

  一旦被楚荆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她真正的意图呢?是什么?总不会真是搅浑水吧?

  仔细算一算,近些年的所有动乱,似乎都是以她为起点。

  百里仲华真的有点难以理解那人的思维了。

  这个人究竟在盘算些什么呢?

  她一次又一次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到底是想干什么?

  另外,还有两个同样值得关注的问题。

  尚且在齐国十年峰会之时,他曾经有一夜派出五名六等剑客到行宫试探虚实,结果那些人在次日凌晨被发现莫名其妙死在大街上。

  这件事情被诸国看作无头案,可是百里仲华总觉得和张培青脱不开干系。

  没有证据,只有直觉。

  剑客们总不至于走着走着自己死掉吧。

  如果真和张培青有关,她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把五名六等剑客干掉的?还是说楚荆派出的保护稳固到这种地步?

  第三,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关于张培青设计楚荆一事中,最值得深究的一点。

  张培青为什么可以调动秦国边境上百名业凉人?

  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隐蔽不为人知的关系?

  和张培青有关系的,到底是那群神秘人,还是秦国?